輸家的性格(四)
5年前你問我,如何藉交易致富,會答你:「90%選股,10%心理。」今日再問,答曰:「100%心理,跟選股無關。」
「癡線!」定必暗罵如此。但請容我一問:過去大半年,金山(3888)、騰訊(700)、賭業股,基本上是三歲到八十都識得買,但閣下現時身家,比年初若何?基金今年輸一成以上的,比比皆是,何解?
炒了15年股票,透過不斷觀察基金經理操作,我想我能解釋「股王全買過,埋單要輸錢」的怪象。我認為,年復一年,由「先贏三粒」,變成「倒輸五粒」,皆因很多人炒股票,求的是贏面子,而不是贏錢──輸贏無所謂,最緊要攞威!
炒股票最得意之處,是輸錢的理由,皆是老生常談。每當把盈利輸凸後,基金經理都會寫「懺悔文」,檢討上一浪戰敗之因。如果你心水清,會發現諸般「檢討」,基本跟前1年前,甚至10年前某個跌浪,如出一轍:1. 高位沒有增持現金或轉入防守股;2. 大注買民企「股王」,被傳造假數後抬出場;3. 明明做過統計,自海嘯後買新股長揸,輸錢的機率超過八成,但總會無厘頭地,滿倉新股,每隻輸三至五成落樓;4. 低流通性的股份,一旦看錯,市況扭轉時,欲走無從,贏的都是紙上富貴,無法折現,但總會在升市末期,大舉進駐,乖乖地自進死地;5. 明明個股是「長路」下跌,但卻死命撈底加注,英氣地高呼「市場不理性,我先識睇」,到倉位瘋狂出血,超出心理極限,被逼在市場極度驚慌時,賤價清倉,再反手沽空被挾到噴血。
換句話說,想在一個大升浪後保住勝果,應強制增持現金、避開民企新股、新股只短炒不長揸、雞犬皆升時逐步撤出「貨乾股」,以及「溝上唔溝落」。為何理性知道,卻總是鬼迷心竅錯重蹈?關鍵是上述的行為,利贏錢,卻無面。欲求贏面,必好行險。
如果人心底最渴求,是受別人崇拜,希望有人不斷地讚自己叻、英明,一旦手風極順,有盈利打底後,交易的模式會忽然大變。穩打穩扎、悶聲贏大錢的打法會被揚棄,繼而化身「吳剛師傅」:心口碎大石、手插熱鐵砂、空口飲滾油,出位、高風險、收視至上,務求透過快、狠、險、博、膽,去突出個人形象,獲取別人崇拜。「貨乾股」、新股,動輒急爆升五成,推過兩隻,萬人膜拜,怎不會沉迷?逆市怒博反彈,盡顯膽識如張飛、計謀勝孔明,力退熊軍30萬,豈容止蝕避風頭?
神級交易員Ed Seykota名言:「不論勝敗,交易總能使人滿足。」人持續輸錢,很可能是為了滿足贏面的心理,而犧牲利潤。只要有自毀心理如此,縱選中百隻騰訊,盈利也難剩分毫。畢竟,買老恒和( 2226)輸五成,總比騰訊升一倍快得多。
吳瑞麟
http://investhof.blogspot.hk
聯絡電郵:lifeislonggamma@gmail.com
(原載於信報2014年5月7日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