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股票,一個老問題:股票出業績,業績好,抽升;業績不符預期,隨時跌一成以上,捱一棍好傷。業績前,交易員內心例必天人交戰,業績前好不好把倉位平掉?
其實要解決這兩難局面,很容易,只需要懂得期權操作的入門知識。
期權貌似複雜,一堆術語,例如引伸波幅等,很易弄得人頭昏腦漲。但實際上,用一條方程式就能化繁為簡:
期權方程式:
持有期權 = 持有正股 + 保險
持有認購期權(call options) = 持有正股 + 保險
持有認沽期權(put options) = 沽空正股
+ 保險
關鍵詞是「保險」。保險是什麼意思?意思是指倉位最大的損失,已經在買入期權時鎖死,永遠不會超出預算。
試以近日自己操作Facebook(FB)的經歷來分享。Facebook是強勢股,加上盈利高速增長,自己一直持有正股。但在業績公佈前兩日,我選擇在$80.76沽出正股,並買入十一月份的$81認購期權,付出的期權金為$3.55。
結果Facebook業績後,因為市場對於公司大幅增加支出,大為不滿,股價由$80以上,昨晚曾跌至$72.9(30/10/14)。假設小弟是持有正股,每股最大浮動損失,是$80.76(沽出正股的水平) - $72.9(昨晚的最低位)=$7.86.
但由於自己放棄正股用期權,正如前面所講,最大的損失也只是付出的期權金,等同買了保險,將最大的損失鎖定於預設水平(每股$3.55)。所以同樣是對業績估計錯誤,因為買入了期權,利用其中的保險作用,使損失減低了$4.31(持有正股的最大浮動損失$7.86 - 付出的期權金$3.55)。
大家或者會問,出業績前把正股平掉,等業績後再追買,那就不用冒風險嗎?但如果Facebook的業績,跟Visa(V)和MasterCard(MA)一樣,出業績後像火箭般爆發,平了倉,便享受不到當中極為吸引的升幅了。畢竟,業績好壞,就像足球評述員黃興桂所講:「射十二碼,一係入,一係唔入。」業績前強制平倉,很容易走失強勢股。
此時認購期權的第二個好處就顯而易見。還記得期權方程式嗎?認購期權(call options) = 持有正股 + 保險。
當業績好時,持有認購期權,等同持有正股一樣,能夠享受正股的升幅。
再以Visa為例,29/10/14公司公布業績前,收市報$214.66(美元,下同)。此時沽出正股,買入近價十一月$215call,期權金盛惠$4.5一股。昨日Visa收報$236.65,升$21.99(10.2%);期權市價約為$22.28,升$17.78(295.11%)。雖則每股執少四蚊,因為買了保險,勝在有覺好瞓。如果業績有差池,跌足$20,也只是輸$4.5,相當抵玩。
其實每次在業績前買入認購期權,都令我想起三國時代「劉備借荊州」的故事。赤壁之戰前劉備本為敗軍之將,在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後,劉備連番用計借得荊南四郡,作為最初根據地,後來以借荊州之力攻奪四川,建立蜀國基業,與曹操、孫權三分天下。荊州這百戰之地「槓桿」之高,就好比買入期權一樣,可以帶來可觀回報。
總結:
2.
沽出正股,買入認購期權,作為正股的替代品,是一個既能享受正股升幅,又可以將最大損失鎖死的操作手法。
3. 期權方程式:持有認購期權(call options) = 持有正股 + 保險
吳瑞麟
http://investhof.blogspot.hk
聯絡電郵:lifeislonggamma@gmail.co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